
作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貨幣對,歐元兌美元今年呈現出劇烈的波動性,並收穫強力的上漲「三連跳」。
一開始,數據顯示歐洲經濟和想像中的疲態不一樣,隨後地區經濟火車頭德國打開了財政枷鎖,直到最近川普關稅政策變故頻出。笑納連串「因禍得福」後,利多因素推動匯價從年初的1.02一線開始,分階段衝鋒至1.09,1.10,以及最近的1.14。
本週四(4月17日),市場將迎來最新一屆歐洲央行議息例會,目前市場普遍預計該行可能降息,投資者更感興趣的是,貿易戰升級對未來貨幣政策影響的判斷線索。
關稅鬧劇力挺歐元
歐美最新一輪漲勢源自於川普關稅政策的戲劇性轉變。
自4月2日所謂「解放日」以來,暫緩執行,因係統故障而未實際徵收,給予半導體和智慧型手機登部分產品「豁免」等拆台動作頻發。此舉直接損害了美國政府公信力,資金也以罕見的速度撤離美國資產。
同時,上週最新發布的美國密西根大學消費信心指數跌落至50.8,創下2022年6月來最低水平,遠低於市場之前預測的54.5。
結果反映了人們擔心懂王的貿易政策可能擾亂市場,同時加劇消費者在經濟疲軟前景預期下,對個人財務和就業狀況的焦慮。